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新聞專題範例

中央社新聞小百科:樂活
樂活專題報導系列之一(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七日電) 「樂活」是「LOHAS」中文直譯,為Lifestyles of Health andSustainability的縮寫,意指以永續健康方式過生活。此名詞最早出現於1998年。目前許多國家都出現樂活族,重視健康、環境、社會正義,標榜食用有機食品、不污染地球,因而促成有機農業、環保科技產業的發展。
  
美國社會學家雷.保羅(Paul Ray)1998年所撰寫的書籍《文化創造:5000萬人如何改變世界》(The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Changing the World)中,最早出現樂活這個名詞。
  
目前許多國家都出現樂活族,一項統計資料顯示,在美國有32.3%成人可代表樂活族,即6800萬左右消費者屬樂活族。
  
樂活族標榜健康過生活,崇尚食用有機產品,因而促成有機農業發展,許多國家樂活族支持採用有機種植的獨立農友。不少樂活族還偏愛素食,盼不傷害動物。  
 
樂活族重視環境永續經營,傾向支持環保科技產業,例如替代性能源產業。德國是最好的例子,基於環保概念,全力發展再生能源,目前已擁有全球數一數二的風力發電市場、光電市場、光熱利用市場,再生能源產業成為德國最強的出口工業之一。  
 
樂活概念適用於各項產業,包括化妝品、時尚、運動品產業,甚至有投資商品標榜樂活概念,是指投資標的重視社會正義、環保概念。 台灣社會這幾年也出現許多樂活族,身體力行樂活主義,不少高薪族群回歸鄉野田園,開起咖啡廳、民宿,烹煮自行耕種的有機蔬果,選擇用一種更環保、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面對人生。  
 
台灣以往曾是每單位面積使用農藥量最高的國家,但農委會近年致力推廣有機農業,不少企業如永豐餘、台塑也投入有機農業。  
 
對台灣消費者而言,現在可以到標榜只販售純粹天然有機食品的商店購買有機商品,例如里仁商品、棉花田生機園地等。甚至有部分外商銀行也引進樂活投資商品,讓民眾在投資當中也可以力行樂活主義。 (中央社)

樂活風行 有機農業受重視 農委會擴大推廣
樂活專題報導系列之二(中央社記者管中維台北七日電) 「樂活」愛健康、愛地球的生活態度席捲全球與台灣,以安全、健康、環保為訴求的有機農產品受到推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新農業運動」訂定目標,三年內要讓有機農業生產面積倍增,讓國人吃得更健康,快樂過生活。

「樂活」(LOHAS)指的是健康、永續的生活方式,全球已有許多人身體力行,成為「樂活族」,他們在做消費決策時,注重自己與家人的健康與環境責任。在當前污染問題日益嚴重之際,「樂活」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蔚為風潮。 「樂活」概念是全面性的,涵蓋食衣住行育樂各個層面。在吃的方面,由於有機農產品強調安全、健康、自然、環保及生態,尤其受到「樂活族」支持。   

長久以來,化學肥料、農藥大量使用,雖然有助農產品量產,但卻對環境生態造成負擔,近年來,各國開始重視農業資源永續發展。另外,環境污染頻傳,消費者愈來愈關注農產品的安全性,有機農業因而蓬勃發展。 台灣多年前即已發展有機農業,農委會「新農業運動」進一步將推動有機農業列為重要工作項目,預定 3年內有機農業生產面積倍增,推廣健康飲食。  
 
農委會統計,目前經驗證的有機農業面積1360公頃,其中以稻米為最大宗,另外還包括蔬菜、水果、茶葉及薏仁等雜糧作物。農委會規劃明年有機農業面積增至2000公頃、後年擴大至3000公頃。 
    
有機農產品品項繁多,但「有機」有一定的定義,可不是不使用化學農藥的農產品即可稱之。 農委會表示,有機農業強調生產過程要達到資源永續利用,注重生態維護,不使用化學成分物質,產品還要經過驗證,才能稱為「有機」。  
 
農委會指出,不是每一塊土地都可以從事有機農業,想要從事有機農業的土地,必須先經驗證機構檢驗土壤及水源,檢驗合格後,才能從事有機農業,生產過程有一定流程,產品通過重重檢驗後,才能稱為驗證合格的有機農產品。 為避免農產品任意標榜有機、誤導消費者,農委會擬定罰則,未取得驗證,不得稱為有機,否則將受罰。  
 
有機農產品雖然重要,但目前台灣有機農業種植面積較小,仍有待克服之處。不過,農委會表示,有機農業不使用化學物質,或許產量不夠大,產品賣相也不夠漂亮,但有機農業強調的是對土地的維護,而不是產量,愈來愈多消費者認同這樣的生產方式。  
 
農委會指出,有機農業農民非常有理念,他們認為如果使用化學農藥,站在第一線的農民將直接受害,雖然有機生產方式費時又費工,他們仍認為值得,堅持提供安全健康自然的農產品給消費者。 目前台灣有機農產品市場不僅包括本土生產、取得驗證的初級產品,還有國外進口的加工產品,農委會樂觀認為,民眾對有機農產品的接受度愈來愈高,台灣有機農業市場具有發展潛力。 (中央社)

台灣千棟綠建築 亞熱帶首創綠建築法制化
樂活專題報導系列之三(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七日電) 「當我看到德國拆除一棟房子,留下建材可蓋另八棟房子,不浪費自然生態的精神,太令人感動」,這是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委張景森十餘年前體驗的綠建築震撼。台灣現在也有1 千棟綠建築,是亞熱帶地區唯一將綠建築法制化的國家,有效節能,台灣房屋開始呼吸,愈來愈「樂活」。   

眼尖的人會發現,許多房屋建案廣告早已出現「樂活時代、綠建築生活...」,但綠建築到底與樂活觀念怎麼會連在一起,簡單的說, 你不想投入畢生積蓄卻住進一個需要全天開冷氣、電燈、甚至會致癌的房子吧!   

張景森接受中央社專訪大談綠建築,他興緻勃勃的說,12年前當大家都沒聽過這名詞時,他在德國就已親身體驗並受到震撼, 「你可以想像有一棟房子拆除後,結果有另八棟房子可利用被拆除的回收建材去建造嗎?這種不浪費自然生態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
  
愛地球也愛健康是樂活的精髓,不浪費資源只是綠建築概念中的一項,還可以更積極。   

張景森表示,用最自然方式獲得最好通風、採光環境,拒絕住在天花板、牆面、地板、沙發等被塑膠、有機溶劑、重金屬塗料等有害健康物質覆蓋的環境,這絕對是綠建築未來主流,也是經建會全力推動的政策。   

張景森說,許多人都不知道,台灣發展綠建築觀念走在世界前端,在「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推動綠建築是最優先項目之一。 2001年行政院核定「綠建築推動方案」,自2001年至2007年提供新台幣20億元經費,協助台灣營建業採用綠建築設計、強制新建公有建物試辦綠建築候選證書、對公有大樓進行空調、照明改善工程及建立綠建材標章制度,2005年達成綠建築法制化。   

他驕傲的說,台灣是亞熱帶地區唯一將綠建築法制化的國家,而且不跟隨其他國家作法,依照台灣亞熱帶氣候發展特有綠建築。
  
張景森表示,政府這一路推動下來,現在全台灣已經有1千棟以上建築物完成綠建築評定,每年可節電3.2億度、節水1290萬噸,台灣房屋開始呼吸,樂活概念正在逐步落實。   

在1千棟綠建築中,那些是代表性指標?張景森拿出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資料,包括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嘉義228紀念館、成功大學研究總中心、宜蘭縣政府辦公室等。   

他說,民間企業也開始瞭解,綠建築雖然可能一開始建造成本較貴,但長遠來說,卻有營建成本下降的好處,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富邦福安紀念館。  
 
以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為例,不但預留2千餘坪空地作為綠地,並種植多樣性喬木、灌木等,且為降低空調負荷量,建築本身採南北座向,並採雙層牆設計,一來可遮陰另一可降溫,游泳池與咖啡廳更利用天窗引入光線以減少照明用電需求。  
 
張景森表示,要愛惜地球及自身健康,除身體要檢查,房子也該體檢;在1千餘棟綠建築中,大多數是新建公家機關,但現在連超商都有能源服務公司在量身訂做如何節能。   

他一直希望國內賣場能率先節能,曾經想過在政策上明訂賣場可以使用多少水及電,一旦超出就會提高收費,但台灣人已習慣便宜的水及電,政策不易有共識。  
 
張景森強調,綠建築不能只集中在新建公有機關,未來政策重點要推廣至一般民眾的房屋。   雖然法制面走在前端,但張景森認為,技術面應更加強落實,例如先進國家正在研發與太陽能光電板整合在一起的玻璃,找到適合國家氣候特色的技術,且價格合理,民眾才會接受,顯示綠建築之路還需要一段時間。 (中央社)

樂活投資重社會責任環保 長期投資具潛力
樂活專題報導系列之四(中央社記者林憬屏台北七日電) 「樂活」概念現在也在投資市場發揚光大,樂活其實是來自重視社會責任投資的延伸。根據統計,樂活概念投資比重越來越多,專家認為,長期投資具有獲利空間,尤其股市渾沌不明時,更具潛力。   

理柏(Lipper)分析師馮志源指出,社會責任投資由來已久,基金分類別上有「道德基金」,過去是東正教對教徒規定,只能投資符合教義標的,例如符合環保、人權、勸人向善等,後來概念延伸,現在的社會責任投資,指的是投資那些親力執行環保、社會回饋的企業。  
 
社會責任現在延伸更廣,注重社會責任、延續性、環保、健康都被視為「樂活」投資。樂活是「LOHAS」中文直譯,為Lifestyles of Health andSustainability的縮寫。  
 
這類投資在台灣尚不如歐美普及,不過國內有幾檔相關基金投資,包括美林、康和、德勝安聯等基金業者都有樂活概念的節能環保基金,投資歐美國家為主,德盛安聯最近也在募集綠能趨勢基金,投資全球替代能源、水資源和環境污染控制等三大產業。   

根據理柏統計,美國社會責任投資概念的相關基金總資產規模已達2兆美元以上,今年以來,道德基金平均投資報酬率為13%。   

荷蘭銀行國際市場香港主管暨私人投資產品亞洲主管黃集蔚指出,美國這類連動性商品不少,有退休保本類、短年期保本投資等,連結與樂活概念相關一籃子股票。 荷蘭銀行在香港也有連結樂活概念投資的保本型結構商品,過去三年平均報酬率約7.8%,近期亦規劃在台推出這類樂活結構性金融產品。   

黃集蔚指出,根據統計,1990年代,美國只有10%的基金會投資對社會有道德責任的股票,但2000年代,比例已高達90%。亞洲國家這類商品還在起步階段,相關投資多半連結歐美商品,選擇的投資標的多為知名大公司,從事水資源、替代能源、環保、有機產業等。  
 
他也指出,當股市大方向渾沌不明時,預估會有資金轉入這類投資,樂活概念投資具有相當的潛力。  
 
兩岸三地近年樂活意識抬頭,不少企業標榜環保、社會責任等,黃集蔚提醒投資人應注意這些企業是否確實身體力行?或只是宣傳?   

台積電就是樂活概念股,馮志源指出,「道瓊永續性指數」即將具有社會責任的企業編入其中,台積電就是此一指數的成分股,由於台積電在台從事公益不遺餘力,獲利穩定,年年入選。要被列入「道德基金」類別,投資的所有個股都必須有社會道德責任。  
 
他並指出,能夠列入「道瓊永續性指數」的企業,除了必須重視社會責任、環保外,也必須獲利穩定,回饋自己的國家等,才能入選為成分股。
  
投資這類基金屬於穩健型投資,馮志源表示,這類基金投資多為股票型基金,多少都有風險。至於外銀的保本結構型商品,黃集蔚說,投資人可以選擇年期較短、一年可提前贖回的保本商品,應有穩健獲利。 (中央社)

德國推廣生態建築體現樂活主義 值得借鏡
樂活專題報導系列之五(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七日電) 愛地球、重環保的樂活觀念席捲全球,德國是最佳典範,發展出再生能源等環保科技產業、由公部門打造許多高科技、低耗能、與大自然共舞「生態建築」。歐洲也規劃推動「建築護照」,評鑑每棟建築耗能度,這些均值得台灣政府參考。

「生態建築」是德國開發再生能源之外,配合整體環保政策的另一項新興時髦產業。德國甚或其他歐盟國家生態建築有專業標準,絕不是將省電燈泡、各種新建材拼湊一起,即可算數。

德國已立法訂定「生態建築」標準,分為「低耗能」、「被動式 (每人每年用不到五度電)」、「不釋放溫室氣體」三種。其中,被動式不只住宅,住商大樓也有案例,第三種最新,難度最高,因為能源完全自己自足。

德國3L建築事務所合夥人klaus TH. Luig曾訪台數次,並到數所大學建築系授課,幫助台灣年輕學子跟上全球最新建築概念。他位在德國的事務所已落成數年,正是德國境內赫赫有名的生態建築之一,名為「Office 2015」,有未來建築之意。

他說,德國或歐美先進國家生態建築與台灣推行的綠建築全然不同;事實上,生態建築必須同步做好物理導流原理、能源科技、建材科技、建築規劃、新建法及當地生態環境條件等繁複要件之間的「整合」,既要適合屋主設定的使用用途、室內環境必須宜人,又不能污染、傷害大自然環境;深具哲理與生命力。

他與留德數年的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教授戴秀雄都強調,並不是將省電裝置放在一起就叫生態建築,機電工程師與建築師間的虛心合作、專業整合,是生態建築能否符合水準的重要關鍵。

參考德國境內的生態建築案例,舉凡公部門從聯邦政府大樓、國會議員辦公大樓、國會大廈、柏林車站、礦區廢地利用的Mont-Cenis Herne、東柏林再生能源推廣中心,以至於柏林市府官股民營最大房地產公司GSW,甚至商業大樓Main Tour等,都是政府推動下所產生的生態建築示範案例。

德國政府規定公部門必須成為生態建築示範先趨,這是德國環保政策之一環,讓尚未全面推廣的昂貴生態建築,因此有了市場空間,所以能不斷推陳出新。

分析德國多元化的生態建築,幾乎融合德國慣有的簡約派工藝美學設計,讓使用太陽能板等新科技或建法成為一種時尚,令人不自覺產生想跟上流行的心態。

數棟示範建築都下挖數十或上百公尺,運用地窖恆溫儲存功能,保存可減低傳統用電量的空調設備所需用水溫度,或是運用「冷熱交換器」科技儀器,維持水的冰涼或熱度;然後依季節需求,將水輸送到架設在每層樓天花板或埋在地下的管線內,藉此達到空調效果。

這類科技設備減低房子耗能的同時,CO2排放量亦減少了;既為生態平衡盡一份力,並提高房屋的市場價值,利人利己。以國會大廈為例,現在一年產生的CO2低於一千公噸,對照一般建築設備則是七千公噸。

除了德國及北歐等國推動生態建築,歐洲規劃推動「建築護照」,委請專業人士組成團隊,評鑑每一棟房子耗能情況,運用市場機制,促使民眾自願將房子朝向低耗能建築改善,以免耗能高讓房價下跌。

此外,近年來德國生態建築已發展到海外市場,例如中國重金聘請德國生態建築師到北京、重慶完成各式各樣生態建築,或作歌劇院、科學館等。

反觀台灣,原本也將有嚴格規範的德國生態建築產生,身為歐盟指定評鑑建築護照專業團隊一員的KlausTH. Luig有點遺憾的說,儘管已有兩次運用台灣地熱的生態建築案例,但最終合作不成;他仍希望善用台灣豐沛的地熱,建造出減低建築耗能度的示範案例,邀約台灣一起加入生態建築國度之列。 (中央社)

1 則留言:

小花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